导航菜单
首页 >  云南统计局  > 云南统计局

云南统计局

2024年,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。75年时光荏苒、初心不渝,全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一心、艰苦奋斗、开拓进取、奋力前行,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,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的辉煌成就,全省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云岭大地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、大发展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上下牢记嘱托、砥砺奋进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新步伐,“三个定位”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,呈现出经济繁荣、社会和谐、民族团结、生态美丽、开放奋进、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。

一、经济建设成就斐然,综合实力大幅提升

新中国成立75年来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全省各族人民努力发展生产增加积累,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,创造出边疆省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奇迹,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、财政实力大幅跃升,综合实力大幅提升。

(一)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云南百废待兴,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,发展程度极其落后,发展基础极为薄弱。1952年,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1.78亿元,到1978年增加到69.05亿元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,云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。经济总量分别在1982年、1995年和2012年突破百亿、千亿和万亿大关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,增速换挡但结构优化,总量继续跃上新的台阶。2018年突破2万亿,2023年突破3万亿达到30021亿元,2013—2023年年均增长7.6%,在全国的排名由2012年的24位上升到2023年的18位。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1952年实际增长266倍,年均增长8.2%,其中1979—2023年年均增长9.4%。

(二)人均生产总值大幅提高。1952年,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有70元,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.8%。经过长期努力和发展,人均GDP大幅提高,与全国差距不断缩小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发展明显提速,人均GDP增长加快,分别在1989年、2007年、2011年突破千元、万元、2万元大关,2009年至2013年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人均GDP先后迈上3万元、4万元、5万元、6万元台阶,2023年达到64107元,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1.7%,按不变价计算,1979—2023年年均增长8.4%,相比1952年与全国的差距缩小了12.9个百分点。

(三)财政实力不断增强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云南财政十分困难,1950年全省财政收入只有0.7亿元。改革开放以来,按照“调整、改革、整顿、提高”的经济工作方针,通过深化财税、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,财源逐步发展壮大,全省财政总收入逐年快速提高,1992年突破100亿元,从2003年起相继迈上500亿、1000亿、2000亿、4000亿元台阶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,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。2023年,全省财政总收入4067.56亿元,比1952年增长了2174倍。其中,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9.44亿元,1979—2023年年均增长12.3%,为促进经济发展、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。

二、从农业主导到百业兴旺,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

新中国成立75年来,全省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增强,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,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,三次产业发展逐渐趋于均衡,发展的全面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。

(一)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云南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,产业层次极低,农业占比较高,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。1952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1.7∶15.5∶22.8,产业结构呈“一三二”型。随着工业化建设快速推进,第二产业占比持续提高,1987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36.8%,首次超过第一产业。改革开放以来,农业基础巩固加强,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,2002年第三产业占比达40.4%,首次超过其他产业占比,三次产业比重为19.6∶39.9∶40.4,呈“三二一”型。自2005年起,第三产业始终是三次产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,并且占比稳步提高,在2016年首次超过50%。2023年,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.0∶34.2∶51.8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.6%、18.2%、68.2%,产业结构更趋协调合理。

(二)农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云南农业基础薄弱、结构单一,1952年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9.6亿元,主要以种植业为主。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,农业经济快速发展,2005年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,农业(种植业)比重从1978年的71.4%降至52.3%,牧业比重从17.7%提高至31.8%,林业比重从6.2%提高至9.9%,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高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,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“粮经饲”三元结构加快形成。2023年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34.50亿元,农业(种植业)和牧业比重分别为59.1%和28.8%。粮经作物产量大幅提高。2023年,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974万吨,比1952年的450.5万吨增长3.4倍,连续12年实现丰产;油料、烟叶、茶叶、水果、糖料产量分别达68.45万吨、87.08万吨、55.68万吨、1380.88万吨、1586.89万吨,较1952年分别增长19.3倍、151.8倍、153.7倍、737.4倍、469.9倍。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农业生产的专业化、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。截至2023年末,全省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860.76万亩,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014万千瓦,设施农业占地面积(含水面)合计258万亩。

(三)多极支撑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。1952年,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仅有1.59亿元,主要工业产品产量(仅为规模以上工业)较低,原煤产量28万吨、发电量0.52亿千瓦时、卷烟产量2万箱、糖产量2.39万吨、水泥产量0.77万吨。改革开放以来,云南工业逐步形成以“烟、糖、茶、胶、药”为主的轻工业和以“钢铁、有色、电力、化工、矿产、机械”为主的重工业并举的比较完备工业体系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,不断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,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,打造多极支撑的工业体系。2023年,全部工业增加值7202.83亿元,比1978年实际增长79.8倍,年均增长10.3%,烟草、电力、有色、电子四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2.3%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。规上工业原煤产量7418万吨、比1952年增长264倍,发电量3905亿千瓦时、增长7509倍,卷烟产量712.59万箱、增长355倍,糖产量240.68万吨,增长99.7倍,水泥产量9610.49万吨、增长12480倍,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64.24万吨,增长720倍。卷烟、糖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排全国第1、2、4位,水力发电量居全国第2位,原煤和水泥产量均排全国第10位。

(四)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。1952年,云南服务业(第三产业,下同)增加值仅为2.69亿元,到1978年增长到12.01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5%—25%之间。改革开放以来,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,增加值分别于1989年、1997年、2003年突破百亿、五百亿、千亿元大关,2012年达到4998.56亿元,1991—2012年年均增长12.0%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,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,服务业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。2023年,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558.2亿元,占GDP的比重达51.8%,比2012年提高6.8个百分点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.2%。2013—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.0%,高于同期一、二产业年均增速。

三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巨大飞跃,支撑发展能力空前提高

新中国成立75年来,全省交通运输、邮电通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,能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,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,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。

(一)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发展。1950年,云南公路通车里程仅有2783公里、铁路营业里程仅有650公里,航空事业处于较低水平,1978年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41816公里,1980年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1700公里。改革开放后,云南交通“突飞猛进”,步入发展快车道,一大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先后建成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综合交通建设大步向前,路网、水网、航空网建设齐头并进,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。2023年末,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32.9万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466公里,排名全国第2位,124个县(市、区)通高速公路;铁路营业里程达5222公里,其中高铁里程1212公里,14个州(市)通铁路,其中9个州(市)通高铁;航空网络全面发展,民用运输机场达15个,排名全国第4位,2023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起降架次、旅客吞吐量、货邮吞吐量分别居全国第6、8、11位。

(二)邮电通信事业取得长足进步。新中国成立初期、云南邮电通信发展水平很低,邮路总长度仅为2.25万公里、邮政营业网点仅有614处。改革开放以来,云南持续推动通信设施跨越式发展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,2022年末,全省邮路总长度增加到38.47万公里,比1978年增长近50%。2023年末,全省邮政营业网点达13613处,其中快递营业网点9053处,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48.97亿元。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不断完善,迭代升级和融合发展加快推进。2023年,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33.3T,移动通信基站达到42.4万个,5G基站持续高速增长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503.1亿元,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78.3万户,其中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80.7万户;移动互联网用户4475.3万户(含无线上网用户和手机上网用户),全省移动电话普及率110.4部/百人,5G用户首次超过4G用户,达到2396.88万户。    

(三)能源保障能力日益增强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云南能源生产总量只有17.50万吨标准煤,且90.3%为原煤,水电仅占9.7%,缺口较大结构失衡,远远满足不了需求。经过70多年的发展,全省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。2023年,全省原煤产量7661.57万吨,电力装机规模13256万千瓦,发电量4151亿千瓦时,分别是1949年的320多倍、8800多倍、8300多倍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随着糯扎渡、乌东德、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,水电优势持续扩大,风力、太阳能发电高速发展,助力新能源加速崛起,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填补了云南油气行业空白,全省能源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,结构发生根本改变。全省水电装机从2012年底的3499万千瓦提升至2023年底的8200万千瓦,装机规模居全国第2位;光伏、风电装机规模从2012年底的153万千瓦提升至2023年底的3468万千瓦,增长22.6倍。2017年,云南首次有了汽油、煤油、柴油等石油产品产量,截至2023年末,全省累计加工原油超6600万吨。

四、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,经济发展活力空前提高

新中国成立75年来,从物资匮乏定量供应到城乡市场全面繁荣,从封闭落后到全方位开放,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,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,云南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,发展活力空前提高。

(一)城乡消费市场全面繁荣。新中国成立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云南消费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,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,流通方式创新发展,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2023年,全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61亿元,比1952年的4.87亿元增长2370多倍,年均增长11.6%,改革开放以来保持快速增长,1979—2023年年均增长14.3%。网络消费高速发展。2023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.2%,快于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速32.5个百分点。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。2023年,全省限额以上单位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化妆品类、体育娱乐用品类、通讯器材类、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,增速分别达21.5%、21.2%、12.1%、56.7%。

(二)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。改革开放以来,云南逐步迈向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,对外贸易总量大幅提升。2023年,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367.75亿美元,比1978年增长352倍,年均增长13.9%。其中,出口总额131.48亿美元,年均增长12.4%,进口总额236.26亿美元,年均增长15.6%。2023年云南烟草、鲜切花出口额位居全国第1位,水果、蔬菜出口额分居全国第2和第4位,笔记本电脑、单晶硅片合计出口119亿元,三年间增长460倍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总量持续扩大,2023年达到600.42亿元,较2012年增长4.7倍,2012—2023年年均增长16.3%。其中,电子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50.77亿元,占比75.1%。

(三)民营经济撑起云南半壁江山。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“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”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并不断深化发展,全省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,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坚持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2019年非公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关口、达1.1万亿元。近年来民营经营主体不断壮大,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,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。2023年,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700.92亿元,同比增长5.1%,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速0.7个百分点,占GDP的比重为52.3%,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0.7%。2023年末,全省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累计达615.48万户,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7.35%,占比较上年末提高0.4个百分点。

五、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

进入新时代以来,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,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,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,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,工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,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调整,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,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。

(一)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,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。2012—2022年,全省R&D经费投入总量从68.75亿元增长到313.53亿元,年均增长16.4%,高于同期GDP增速,全国排名从第24位上升到第19位。研发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不断壮大,科技创新成效显著。全省R&D人员从2012年的47038人增加到2022年的104723人,年均增长8.3%。2023年全省新增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32户,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52户。全年获专利授权32718件,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4179项,成交额269.36亿元。截至2023年末,共有国家批准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,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0户。

(二)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坚持大抓产业、主攻工业,推动烟、电、有色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,培育壮大绿色铝、硅光伏、新能源电池等工业新兴产业,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。云南工业“新三样”快速发展,绿色铝、硅光伏产业成为新千亿级产业,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2023年产值分别达到1184亿元、1094亿元、333亿元,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.1%。高端制造发展提速,2023年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.2%,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.7%,继2022年占比首超10%后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。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崛起,2023年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,达3187.09亿元。

(三)产业投资成为投资增长主引擎。1952年,云南投资规模仅有0.59亿元,1978年增加到15.04亿元。改革开放以来,投资规模加快扩张,分别在1992年、2003年和2014年突破百亿、千亿和万亿元大关,规模扩大近2万倍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坚持大抓产业发展、大抓项目投资,加快投资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,投资由主要依靠房地产开发、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向主要靠产业投资拉动转变。2019年至2023年,全省产业投资规模累计近3万亿元,年均增长15.1%,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从2020年的26.7%提高到2023年的50.4%,创历史新高。

六、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“三个定位”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,指引云南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,全省人民牢记嘱托,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,努力把战略定位转化为现实地位。

(一)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结出新硕果。云南是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,党中央和云南省委始终深情牵挂各族人民,坚持“在云南,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”的指导思想,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,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牢记嘱托,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“总钥匙”,民族地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,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推进,民生福祉持续增进,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结出新硕果。2023年,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50亿元,2013—2023年年均增长8.1%;通航运营机场达11个,8个民族自治州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96.15%,6个民族自治州通高铁或动车,78个民族自治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8元,是2015年的1.98倍,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.61%。截至2023年末,全省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,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。

(二)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展现新面貌。全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,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,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,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,2023年全省16个州(市)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7%以上,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年平均值为21.8微克/立方米,均排名全国前列。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,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%达标,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优良比例94.1%、创历史最好水平。能源低碳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,截至2023年末,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1863万千瓦,占全省总装机比重近90%,处于全国领先地位。2023年,全省清洁电力占比达84.4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.7个百分点,一次电力产量占一次能源产量比重达71.6%,较1990年提高64.8个百分点。30多年来,“西电东送”累计送电量超1.5万亿千瓦时,规模居全国第1位,帮助东部地区节约标准煤约4.5亿吨,减排二氧化碳约12亿吨、二氧化硫约900万吨。

(三)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。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区位、出路在开放。改革开放后,国务院先后批准云南省昆明、瑞丽、畹町、河口等5个口岸对外开放,设立河口、畹町、瑞丽3个国家级边合区,对外开放持续深入,逐步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,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。云南与南亚、东南亚国家贸易额从2013年的72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58亿元;截至2023年,南博会已成功举办7届,外贸成交额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,促成3000多个项目签约落地;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,截至2023年末,累计发送旅客超2500万人次、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,范围覆盖12个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,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。2013年和2017年,中缅天然气管道和中缅原油管道先后开通运行,截至2023年底已稳定向国内输送原油累计超6600万吨、天然气416.74亿立方米。

七、聚焦“三大经济”,着力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

云南坚持把壮大“三大经济”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方法,以资源换产业,以园区聚产业,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,加快建设产业强省,“三大经济”立形渐稳、相连成势,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。

(一)资源经济不断发展壮大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、绿色能源、矿产、文旅、生物等资源优势,推动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资源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2023年,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持续深入,总产值达6834.50亿元。茶叶、花卉、坚果、咖啡、烟草、天然橡胶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;绿色能源产业持续高速增长,实现产值3993.78亿元。全国规模排名前10的水电站6座在云南,规模以上工业水力发电量较2012年增长1.8倍,稳居全国第2位。新能源新增投产并网装机2086万千瓦时,其中集中式光伏并网装机1441万千瓦,均居全国前列;矿产资源领域实现产值7479.1亿元。其中,绿色铝产业产值1184亿元,稀贵金属产业实现聚链成群,产值超500亿元;旅游产业快速发展,全年接待游客10.4亿人次,旅游总收入1.4万亿元,分别增长24%、52.3%。

(二)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。1992年,随着昆明、曲靖等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继落成,云南园区发展正式扬帆起航,30多年来实现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蓬勃发展局面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坚持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“主战场”,推动重点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,加快园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,园区经济稳步发展,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。园区工业快速发展,2023年,8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4647.77亿元,占全省的比重达76.5%,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7%,快于全省增速2.5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107.2%。园区聚集效应增强,截至2023年末,全省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87户,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54.7%。园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,2023年全省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.1%,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4.9%。

(三)口岸经济发展质效提升。1980年,云南恢复中缅边境贸易,至1985年边境26个县市(含畹町市)全部划为边境贸易区,边境贸易全面展开,沿边开放水平不断深入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把壮大口岸经济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出路,统筹推进28个口岸和自贸试验区、沿边产业园区建设,优化监管流程,探索沿边开放开发新模式,创新实行昆明市托管磨憨边境口岸新模式,以口岸经济发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。2023年,全省口岸进出口货值2242亿元、同比增长8.7%;进出口货运量3903.6万吨、同比增长32.2%;出入境人员1428.4万人次、同比增长890%;出入境交通工具248.1万辆(架、列、艘)次,同比增长168.1%;边境贸易进出口额增长51.5%、边民互市贸易增长55.3%。智慧口岸建设走在全国前列,全省进出口整体通关时效持续在全国领先,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。

八、城乡协同发展深入推进,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

新中国成立75年来,云南坚持城乡统筹发展,加快城镇化步伐。坚持在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,积极扩大就业,努力增加居民收入,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,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。

(一)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。1952年,云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4.86%,远低于12.46%的全国平均水平,197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仅为12.16%,城镇化水平很低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农业劳动人口逐渐向第二、三产业转移,特别是新世纪以来,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推进实施,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断提高,全省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,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,2012年末,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.47%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,全省城镇发展水平稳步提升,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,城市规划、建设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。2023年末,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.92%,比1978年末上升40.76个百分点。

(二)城乡居民收支水平显著提高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云南物资短缺,居民生活水平极低。改革开放后,居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快增长,不断实现大的跨越,1978年至2023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8元提高到43563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1元提高到16361元,分别增长132倍、124倍。2012—2023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,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.89缩小到2.66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,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,2023年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达28338元、15147元。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,逐渐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,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,2023年教育文化娱乐、交通通信两项支出在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分别达到10.8%、14.0%。

(三)民生保障网络不断织密加固。改革开放以来,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,覆盖面持续扩大,待遇水平稳步提升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,保障水平稳步提高,民生安全兜底保障网不断织密加固。截至2023年末,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83.59万人,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91.08万人,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95.25万人,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75.69万人,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06.57万人;全省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5970个,社会服务床位14.6万张,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6029个;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4.35亿元。

(四)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,2020年云南与全国同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,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,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。脱贫摘帽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,大力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,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749元提高到2023年的15218元。2023年新增3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。2.93万个新型经营主体与161万脱贫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,全省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达346.2万人,居全国第2位。实现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动态清零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“十三五”末的66.2%提高至80.8%,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.8%,行政村4G网络100%覆盖。

九、教文卫体发展齐头并进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

新中国成立75年来,云南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,教育优先战略深入实施,全社会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,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,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,群众性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蓬勃发展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明显提高。

(一)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。1949年,云南总人口中有85%以上是文盲,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7.8%,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和仅占当时全省总人口的1.3%,教师总数不足1.2万人。新中国成立75年来,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,基础教育持续发展,义务教育不断巩固,高等教育逐步加强,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,全省教育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。2023年,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552所,专任教师60.89万人;学前三年毛入园率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3.2%、97.6%、92.4%、57.4%;普通小学、普通中学、高等学校在校生分别为386万人、295万人、149万人,分别是1950年的3.4倍、62.4倍、452.8倍。

(二)文化事业繁荣发展。云南立足独特的文化资源,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,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,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。近年来文化发展亮点纷呈,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,根据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真实事迹改编的影视剧受到广泛关注,云南参与拍摄的电视剧《去有风的地方》收视率居全国卫视剧榜首。2023年末,全省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3个,文化馆149个,公共图书馆151个,博物馆186个。全省广播、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.68%和99.70%。中、短波转播发射台48座,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37家。2023年,云南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5.2亿元,营收规模居西部第4位,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98.9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737.1亿元,规模扩大近1.5倍。

(三)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云南仅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1所、病床615张、专业卫生人员991人,绝大部分医疗资源分布在城镇,新中国成立前人均预期寿命不足32岁。经过75年来的不断建设和完善,逐步建立起由省到村的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。2023年末,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765个,床位数35.99万张,卫生技术人员42.52万人,分别是1952年的82倍、84倍、112倍。2023全年总诊疗31762.11万人次,出院1158.15万人,全省孕产妇死亡率、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9.70/10万、4.45‰和2.75‰,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2020年云南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.02岁。2020年以来,沉着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,没有发生疫情外溢,牢牢守住了祖国西南大门。

(四)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。云南立足高原优势特色,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,发展竞技体育事业,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和赛事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,各族人民体质不断增强,运动员队伍不断扩大,竞技体育成绩显著,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,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成效显著。2023年末,全省共有体育场地15.2万个,体育场地面积1.27亿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近2.55平方米,沿边374个行政村、3825个自然村实现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。全年参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超3.56万人,合格率为97%,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提升至2.92人。2004—2023年,云南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累计获金、银、铜牌311枚,在全国比赛中累计获金、银、铜牌2766枚。

75载风雨兼程、长歌奋进,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、长风浩荡,取得的成就史无前例、催人奋进,一幅大潮涌动、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在云岭高原上徐徐展开。新征程上,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踔厉奋发、赓续前行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锚定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坚持“六个大抓”,聚焦“三个定位”,持续壮大“三大经济”,全力推进市场化、产业化、法治化、生态化、数字化进程,有效防范化解风险、改善社会预期,切实增强经济活力,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着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。

注:

1. 

相关推荐: